自觉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自觉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
在“知”上达到新高度,深悟理论之魂筑牢信仰根基
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要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所蕴含的原创性思想、战略性举措和变革性实践,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中夯实信仰的基石。
深刻领悟回答“时代之问”的历史主动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收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27日至2024年12月2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著作中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科学路径。面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课题,著作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员干部只有站在人类发展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理解这一理论回应时代呼唤、引领时代潮流的巨大历史主动,才能增强信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系统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彰显了鲜明的人民性。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直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坚持胸怀天下的宏大视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不能仅仅满足于记住具体结论,更要掌握其背后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做到真信的关键。
真切感受指导“中国之治”的实践伟力。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新时代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些伟大变革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取得的。从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到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取得重大成果,无不印证了这一创新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党员干部既是这场伟大变革的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结合亲身经历和身边巨变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就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一思想的实践力量,从而将信仰建立在坚实的事实基础之上,真正做到内化于心、融入血脉。
在“行”上展现新作为,勇担时代之责争当实践模范
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忠实实践者,是坚定信仰的落脚点,也是检验信仰坚定性的试金石。党员干部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工作思路、具体行动和发展成效。
在对标对表中践行,确保执行不偏向、不走样。做忠实实践者,首先就要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特别是在涉及道路、方向、原则等根本性问题上,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决不能回到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在促进共同富裕中,要把握规律、积极作为,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决不能搞“福利主义”养懒汉。
在攻坚克难中践行,展现担当作为的铁肩膀。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做忠实实践者,就要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挑重担、啃硬骨头。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中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面对科技“卡脖子”问题,要深刻领悟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人才活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面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要树立底线思维,提高对各类风险的预见、应对、处置能力;面对深化改革的深水区,要勇于自我革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践充分证明,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需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在攻坚克难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厚植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忠实实践党的创新理论,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办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实事,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各项决策和工作举措更符合实际、更贴近民心。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推进乡村振兴,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到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每一项工作都是践行人民至上的生动教材。只有把理论信仰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才能获得最广泛、最深厚、最可靠的群众基础。
在自我革命中践行,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章论述了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党员干部作为实践主体,自身过硬是忠实实践的前提。要深刻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锤炼坚强党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规矩,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敢于同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作斗争,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淬炼成长。只有自身正、自身硬,说话办事才有底气,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能让人信服,才能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带头人。
在“效”上实现新提升,融通知信行合一永葆先进本色
自觉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深化的过程,必须在知信行的统一中互促互进、不断升华,最终以推动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来检验。
强化持续学习,推动“知”的不断深化。党员干部要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政治追求,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坚持系统观念,结合第一卷至第四卷深入学习第五卷,做到融会贯通。要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不断刷新认知、提升境界,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
深化内化转化,实现“信”的纯粹坚定。从“知”到“信”,是一个内化于心的过程。党员干部要在深入学习中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彰显的坚定理想信念、深厚人民情怀、高度历史自信、无畏担当精神,从而将其转化为不可动摇的信仰。这种信仰,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要体现在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上。
注重实效检验,彰显“行”的担当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最终尺度。衡量一个党员干部是不是合格的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信仰者和实践者,不能只看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要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要看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是否展现了担当和作为。要看是否真正推动了所在地区、部门的高质量发展,是否切实增进了人民群众的福祉。要用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绩,来证明理论学习的成效,彰显忠实实践的价值。
(执笔人:张艳 张雯棋)
责任编辑:何青芳
